主题

THEME
发表《致郑藻如书》、《农功》等文章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
1890年,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的孙中山撰写了《致郑藻如书》一文,这是迄今所发现孙中山最早探讨社会改革的文章,于1892年发表在澳门报纸上。
发表《致郑藻如书》、《农功》等文章
来源:admin 时间:2018-05-09 阅读量:9

1890年,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的孙中山撰写了《致郑藻如书》一文,这是迄今所发现孙中山最早探讨社会改革的文章,于1892年发表在澳门报纸上。

郑藻如在家乡办实业远近闻名,加上他办过洋务,当过外交官,使得他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官员。一心想要改造社会的孙中山因此写信给他阐述自己的政见,希望能够取得其支持。《致郑藻如书》是孙中山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求学期间在香港、檀香山等地的见闻,针对国家时局、社会弊病提出的改革举措。

孙中山提出的乡村改革的主张,主要有三项:
第一,鼓励建兴农会,种植农桑;第二,立会设局,劝戒吸食鸦片;第三,广立学校,普及教育。

《致郑藻如书》反映了孙中山青年时代改造社会的最初设想。他致力于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推进农业、禁烟、兴学三方面社会试验,实现示范效应,推而广之实现国家进步。而这三方面的实验,后来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他1894年撰写的《上李鸿章书》一文中。

1891年前后,孙中山撰写《农功》一文,后被郑观应酌加修改后以“孙翠溪”为笔名收录于《盛世危言》一书中。

孙中山在文中阐明农业之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具备,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他认为农业的收获与耕作之民辛勤劳作息息相关,“同此土田,同此树艺,而收获之多寡迥乎不同者,农功之勤惰为之也。故水潦出于天,肥硗判于地,而人力之所至,实足以补天地之缺陷”。近代中国农业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主政者却“鲜有留心农事者”。孙中山不免发出“年来意大利、法兰西、印度、锦兰所种丝茶,反寝寝乎胜于中国”,他认为中国必须借助引入西方的农耕模式和技术发展自身农业。


上一篇:“四大寇”结盟

下一篇:得子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