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资源

OTHER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孙中山详细年谱(上)

来源:admin 时间:2017-08-08 阅读量:257

1866年(清同治五年)出生

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父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当鞋匠,后回乡佃田耕作,兼村中更夫以补家用。母杨氏。兄孙眉(1854-1915),少年时曾为长工,1871年去夏威夷当华工。

 

1876年(清光绪二年)10岁

入村塾读书,课余时间里参加打禾、插秧、除草等劳动。

 

1878年(清光绪四年)12岁

5月,由香港乘船赴夏威夷(檀香山),至其兄孙眉在茂宜岛茄荷蕾埠所开设的商店里协助店务,学习记账、珠算等。后入盘罗河学校补学算术。

 

1879年(清光绪五年)13岁

9月下旬,入火奴鲁鲁英国基督教监理会主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学习西文、社会、政治演说、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英语、圣经等科目。


1882年(清光绪八年)16岁

7月27日,从意奥兰尼学校毕业。

秋,入美办奥阿厚书院继续读书。


1883年(清光绪九年)17岁

7月,自夏威夷经香港回国,返翠亨村。开始在家乡抨击封建传统和迷信,曾与挚友陆皓东砸毁村中神像。

11月,孙中山通过夏威夷圣公会主教的介绍信入读香港拔萃书室。


1884年(清光绪十年)18岁

4月,入香港英办中央书院学习,努力攻读中外书籍。

11月,应孙眉召再赴夏威夷。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9岁

4月,自檀香山经日本回国。

5月26日,在翠亨村与卢慕贞结婚。

8月,往香港中央书院复学。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20岁

从香港中央书院毕业,决定学医,入美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21岁

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结识何启、康德黎等人。在该校进修五年,广泛学习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农学。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22岁

3月24日,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病逝。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23岁

在香港西医书院继续学习。课余往来于香港、澳门,发表对清政府不满的言论,鼓动“勿敬朝廷”,被视为“大逆不道”。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24岁

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三人志趣相投,被称为“四大寇”。

致信香山籍退休官僚郑藻如,提出效法西方进行改良,在香山县倡行兴农桑、禁鸦片、普及教育,然后向全国推广的建议(即著名的《致郑藻如书》)。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25岁

10月20日,长子孙科出生。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26岁

7月,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12月,在澳门开设中西药局,医术精湛,尤擅长外科和肺病专科。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27岁

春,改赴广州行医。

冬,与陆皓东、郑士良等八人集会于抗风轩,提议创设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28岁

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一个各方面学习西方推进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建设方案,未得采纳。

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带有政党性质的革命团体。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29岁

1月,由檀香山赴香港,策划武装起义。

2月,香港兴中会总会成立。

3月16日,和杨衢云等在香港再次开会,讨论起义计划,打算以突击的方式占领广州。

10月26日至28日,广州起义被香港英国当局察知后,孙中山乘轮船逃出广州至澳门。

12月,截断发辫,改装赴檀香山。

同年,长女孙娫出生。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30岁

3月4日,香港英国当局发布对孙中山的驱逐令。

4月,在檀香山遇其老师康德黎,相约在英国伦敦相见。

6月,抵美国。

9月23日,由美国纽约赴英国,30日到达英国利物浦。

10月11日,被清政府驻英使馆人员囚禁,准备将其偷运回国杀害。

10月18日,在康德黎及多人的营救下,获救并被释放。

11月12日,次女孙婉出生。

12月以后,常常去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研读书籍,探求救国真理,创立了三民主义。

冬天,撰写《伦敦被难记》。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31岁

7月2日,离伦敦赴加拿大,在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2岁

春,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吸收华侨参加兴中会。

秋至冬,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等赴日本,孙中山在日本与康、梁多次会谈。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33岁

春至夏,往返于日本的东京、长崎、横滨等地,宣传革命,再次策划武装起义。

夏秋之间,在日本横滨与梁启超等继续就合作问题进行多次交谈,一度有成立联合会的计划。

11月26日,清政府下令缉捕兴中会的重要成员及多名会党首领。

11月,兴中会邀哥老会、三合会各会首领在香港集会,议定三会结成一个大团体,公推孙中山为总会长。

12月22日,孙中山为自己亲手编绘的《支那现势地图》作跋。该地图于第二年7月在东京正式发行。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34岁

春夏之交,鉴于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蓬勃发展,孙中山决定把握时机,加紧在广东策划起义。

8月22日,孙中山自日本横滨秘密乘轮船赴上海,计划先由江苏、广东、广西等南方六省宣布独立,全国响应,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

10月6日,郑士良以会党为主力军,在惠州发动起义,孙中山在台湾积极筹备饷械,并准备内渡亲自指挥。

10月22日,起义军转战多时,后遭清军围攻,加之粮饷不够,郑士良宣布起义军解散。

冬天,孙中山总结此次失败的教训,在日本苦心攻读军事著作。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35岁

春,赞助留日的粤籍学生郑贯一、冯自由、李自重等组织广东独立协会。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36岁

春,在日本横滨热情接待章太炎,与章讨论改革土地、赋税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制定法律、按人口分配土地的设想。

是年,孙中山在东京嘱留日学生刘成禹撰《太平天国战史》,充作反清宣传品。该书于1904年在东京发行。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37岁

8月,在东京青山练兵场附近秘密创办革命军事学校,以日野为校长,聘请退役的军官小室健次郎为助教,入学者约四十人。后孙中山离开日本,该校不足半年因内部纠纷而停办。

是月,接待来访的留日学生廖仲恺、何香凝等,畅论革命救国的道理和方法。

9月26日,离开日本赴檀香山。

12月上旬,至火奴鲁鲁岛,到各戏院发表演说,反对保皇理论,开展了与保皇派的第一次大论战。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8岁

1月11日,为与保皇党争夺群众,在檀香山加入洪门,并受“洪棍”之职。

5月,在美国旧金山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鼓吹反清革命。

8月,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宣传革命。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39岁

春,在英国伦敦会见严复,与严复辩论,不同意严复关于“改革中国政治应从教育入手”的主张,而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中国政治的良方。

夏,自英国转赴德国,在柏林向留德学生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吸收二十多人加入革命组织。

7月下旬,经日本人宫崎寅藏介绍,与黄兴会晤于东京风乐园,建议兴中会与黄兴创办的华兴会联合,共同致力于革命,黄兴表示赞同。

7月30日,在东京赤坂区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10月,在檀香山进行宣传,重建了革命组织,把兴中会改名为中华革命军。

11月29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

11月,《民报》创刊后不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思想大论战。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40岁

6月,离开日本到新加坡,命胡汉民为新加坡同盟会分会起草会章,扩充组织,入会者极多。

秋冬间,与黄兴、章太炎等人制订同盟会《革命方略》,其中包括对同盟会纲领的解释。

12月,出席《民报》周年大会。

12月4日,萍浏醴起义爆发。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41岁

2月,与黄兴因国旗设计图案问题发生争执。

4月,准备在广东的潮、惠、钦、廉四府同时起义,令胡汉民往香港做策应工作。

5月,潮、惠、钦、廉四府先后发动了武装起义,均因与清政府实力悬殊而失败。

6月,章太炎、张继等人因经费问题要求罢免孙中山,改选黄兴为总理,这是第一次倒孙风潮。

8月,共进会在东京成立。

9月1日,命王和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9月中旬,因给养问题,退至两广交界的十万大山。

12月,决定亲率镇南关起义。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42岁

2月,清政府议定,再加十万赏银,悬赏捉拿孙中山。

3月,广东钦州、廉州、广西上思爆发起义。

4月1日,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命,在仰光建立同盟会分会。

4月30日,黄明堂、王和顺等按孙中山的要求,从镇南关将起义队伍带到云南,发动河口起义。

5月5日,孙中山发电报,委任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命黄兴赴前线督师。后起义失败。

秋,新加坡的保皇党人以起义失败为借口,又向革命党发动挑战,同盟会回应,这是与保皇党进行的第三次大论战。

9月,陶成章与李燮和等人起草了一份《孙文罪状传单》,再次掀起倒孙风潮。

12月7日,赵声、朱执信等策划在广州起义,因消息泄露而导致起义破产。

年底,同盟会河南分会在开封成立。

 

1909年(清宣统元年)43岁

5月上旬,同盟会南洋支部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由新加坡迁至槟榔屿。不久,胡汉民赴香港,支部事务由邓泽如主持。

8月7日,孙中山到伦敦。

10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南方支部。

10月30日,离开伦敦赴美国。

12月16日,由美国纽约至波士顿,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和筹款。

 

1910年(清宣统二年)44岁

1月21日,由纽约赴旧金山,途经芝加哥,出席欢迎大会,发表革命演说,并成立同盟分会,筹得款项供同盟会南方支部作起义经费。

1月29日,黄兴自日本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

2月,旧金山同盟会分会建立,孙中山亲自主盟。

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因事先准备不周,起义军孤立无援,起义失败。

4月,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分会。

7月19日,孙中山母杨氏病逝于香港。

 

1911年(清宣统三年)45岁

1月18日,黄兴抵香港,受孙中山委托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

温雄飞、卢信为了向青少年宣传革命思想,经过孙中山的同意,筹办了华文学校。

4月8日,广州起义统筹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认为起义时机已经成熟,预定于4月13日在广州发动起义,由赵声和黄兴为革命军的正副司令。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因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而失败,事后收殓七十二名烈士遗体,合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又被称为“黄花岗之役”。

7月31日,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总会,宋教仁被推为总务干事,发布了宣言和章程,准备在长江流域各省组织起义,江苏(南京、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省也相继成立分会。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0月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湖北革命党人同日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10月28日,黄兴自香港经上海到武汉,出任革命军总司令,领导汉口保卫战。

12月24日,由马赛乘船回国至上海。

12月26日,在上海召开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孙中山被商定为大总统人选。

12月29日,被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表示接受,准备赴南京就职。

 

1912年(民国元年)46岁

1月1日,由上海赴南京,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晚十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任务。

1月3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议通过孙中山提名的各部总长、次长任命名单。

1月5日,发布《孙大总统对外宣言》。

1月15日,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表示只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他即解职让位于袁世凯。

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推荐袁世凯代任。

2月14日,临时参议院开会,接受孙中山的辞职,讨论临时政府的设置地点,以多数通过设在北京。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3月,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原先确定的总统制改为了责任内阁制。

4月2日,临时参议院正式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月4日,孙中山答上海《文汇报》记者问,表示日后将“竭力从事社会上的革命”。

9月11日,袁世凯特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权”,孙中山接受。

 

1913年(民国二年)47岁

2月10日,乘轮船“山城丸”号自上海启程赴日本考察。

3月6日,在国民党横滨支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大家注重党纲党德。

3月20日,袁世凯指使暴徒枪杀宋教仁于上海车站。

3月22日,致电国民党本部,要求查明杀害宋教仁案真相。

3月24日,杀害宋教仁案查明,系袁世凯所指使。

4月26日,与黄兴联名通电,呼吁各界人士负起责任来,要对杀害宋教仁的凶手予以严办。

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开始。

7月15日,南京宣布独立,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1914年(民国三年)48岁

1月10日,派陈其美赴大连设机关,联络东北各省力量讨袁。

3月下旬,袁世凯派两名刺客前往日本,企图暗杀孙中山。

5月,派蒋介石回国组织沪宁讨袁工作。

5月10日,《民国》杂志创刊于东京,各期内容均以反对袁世凯为宗旨。中华革命党成立后,该刊即为该党的机关刊物。

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9月1日,发表《中华革命党宣言》,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

9月20日,在东京主持召开关于制订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的第二次讨论会,参加者有廖仲恺、胡汉民、居正、许崇智等人。

年底,孙中山发函海外各埠洪门,促其各自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支部。

 

1915年(民国四年)49岁

2月5日,邓铿受孙中山派遣,由日本抵南洋宣传组织中华革命党。

2月11日,孙中山之兄孙眉病逝于澳门。

3月10日,指示党务部发布第八号通告,揭露“二十一条”的交涉真相,把袁世凯的卖国勾当与复辟帝制阴谋联系起来,号召革命党人坚决进行反袁斗争。

4月4日,袁世凯下令,严加通缉中华革命党。

夏末,召集廖仲恺等各部长会议,决定组织中华革命军,密令陈其美、居正、胡汉民、于右任等在上海、青岛、广州、陕西等地筹设中华革命军东南、东北、西北军军部。

10月25日,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以唐继尧为都督,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分任一、二、三军总司令,护国战争开始。

 

1916年(民国五年)50岁

1月6日,袁世凯公开称帝。

2月24日,委派冯自由等前往南洋、澳洲等地,募集讨袁军饷。

5月9日,在上海发表二次讨袁宣言,追溯袁世凯的窃国行径和几年来的中华革命党的反袁斗争,指出这次反袁斗争,就是要维持民国,维持约法。

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凯派人杀害。

6月,袁世凯去世。

7月25日,指示中华革命党通告国内外各分支部,袁世凯已死,黎元洪大总统依法就职,推翻专制、重造民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各省革命军可以停止军事行动。

8月,应浙江督军邀请,前往浙江考察工商实业情况。

10月31日,黄兴在上海病逝。

 

1917年(民国六年)51岁

2月21日,在上海写成《会议通则》(又名《民权初步》),阐述了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有关会议的各项细则。

3月30日,中华革命党改用中国国民党名称,向党员发出通告。

6月10日,再与章炳麟联名致电黎元洪、伍廷芳,希望他们清除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势力。

6月14日,派胡汉民赴粤联络讨逆护法力量。

6月23日,在上海积极鼓动海军护法,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会商大计”。

6月,为日本政府扶持段祺瑞等北洋军阀,致函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提出了批评和劝告,希望日本政府有一个表示援助正义的态度。

7月3日,就张勋复辟事,通电全国,南下护法,讨伐叛逆。

7月6日,为进行护法活动,乘“海琛号”军舰由上海到广州。

7月19日,与陈炳焜、朱庆澜等商讨邀请国会议员来广东召开国会和组织护法的问题。

7月20日,在驻粤的滇军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再次揭露复辟真相。

8月5日,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舰队南下抵黄埔,孙中山在全省欢迎大会上发表演讲,阐述护法的意义,号召讨伐段祺瑞,拥护国会。

8月10日,致函邓泽如及南洋革命党人,告诉他们护法运动进展良好,令其积极筹备军饷以备用。

10月6日,南北两军战于湘南衡山、宝庆一带,护法战争开始。

11月15日,命海军炮击广东督军驻地观音山,以驱逐陈炳焜,程璧光拒绝执行。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孙中山详细年谱(下)

申请表
姓名:
单位:
手机号:
验证码:
提交
您的位置:首页>研究文献库

孙中山详细年谱(上)

来源: 时间:2017-08-08 阅读量:257

1866年(清同治五年)出生

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父孙达成,早年在澳门当鞋匠,后回乡佃田耕作,兼村中更夫以补家用。母杨氏。兄孙眉(1854-1915),少年时曾为长工,1871年去夏威夷当华工。

 

1876年(清光绪二年)10岁

入村塾读书,课余时间里参加打禾、插秧、除草等劳动。

 

1878年(清光绪四年)12岁

5月,由香港乘船赴夏威夷(檀香山),至其兄孙眉在茂宜岛茄荷蕾埠所开设的商店里协助店务,学习记账、珠算等。后入盘罗河学校补学算术。

 

1879年(清光绪五年)13岁

9月下旬,入火奴鲁鲁英国基督教监理会主办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学习西文、社会、政治演说、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英语、圣经等科目。


1882年(清光绪八年)16岁

7月27日,从意奥兰尼学校毕业。

秋,入美办奥阿厚书院继续读书。


1883年(清光绪九年)17岁

7月,自夏威夷经香港回国,返翠亨村。开始在家乡抨击封建传统和迷信,曾与挚友陆皓东砸毁村中神像。

11月,孙中山通过夏威夷圣公会主教的介绍信入读香港拔萃书室。


1884年(清光绪十年)18岁

4月,入香港英办中央书院学习,努力攻读中外书籍。

11月,应孙眉召再赴夏威夷。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9岁

4月,自檀香山经日本回国。

5月26日,在翠亨村与卢慕贞结婚。

8月,往香港中央书院复学。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20岁

从香港中央书院毕业,决定学医,入美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21岁

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结识何启、康德黎等人。在该校进修五年,广泛学习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农学。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22岁

3月24日,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病逝。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23岁

在香港西医书院继续学习。课余往来于香港、澳门,发表对清政府不满的言论,鼓动“勿敬朝廷”,被视为“大逆不道”。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24岁

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三人志趣相投,被称为“四大寇”。

致信香山籍退休官僚郑藻如,提出效法西方进行改良,在香山县倡行兴农桑、禁鸦片、普及教育,然后向全国推广的建议(即著名的《致郑藻如书》)。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25岁

10月20日,长子孙科出生。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26岁

7月,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12月,在澳门开设中西药局,医术精湛,尤擅长外科和肺病专科。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27岁

春,改赴广州行医。

冬,与陆皓东、郑士良等八人集会于抗风轩,提议创设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28岁

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一个各方面学习西方推进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建设方案,未得采纳。

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带有政党性质的革命团体。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29岁

1月,由檀香山赴香港,策划武装起义。

2月,香港兴中会总会成立。

3月16日,和杨衢云等在香港再次开会,讨论起义计划,打算以突击的方式占领广州。

10月26日至28日,广州起义被香港英国当局察知后,孙中山乘轮船逃出广州至澳门。

12月,截断发辫,改装赴檀香山。

同年,长女孙娫出生。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30岁

3月4日,香港英国当局发布对孙中山的驱逐令。

4月,在檀香山遇其老师康德黎,相约在英国伦敦相见。

6月,抵美国。

9月23日,由美国纽约赴英国,30日到达英国利物浦。

10月11日,被清政府驻英使馆人员囚禁,准备将其偷运回国杀害。

10月18日,在康德黎及多人的营救下,获救并被释放。

11月12日,次女孙婉出生。

12月以后,常常去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研读书籍,探求救国真理,创立了三民主义。

冬天,撰写《伦敦被难记》。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31岁

7月2日,离伦敦赴加拿大,在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2岁

春,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吸收华侨参加兴中会。

秋至冬,中国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等赴日本,孙中山在日本与康、梁多次会谈。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33岁

春至夏,往返于日本的东京、长崎、横滨等地,宣传革命,再次策划武装起义。

夏秋之间,在日本横滨与梁启超等继续就合作问题进行多次交谈,一度有成立联合会的计划。

11月26日,清政府下令缉捕兴中会的重要成员及多名会党首领。

11月,兴中会邀哥老会、三合会各会首领在香港集会,议定三会结成一个大团体,公推孙中山为总会长。

12月22日,孙中山为自己亲手编绘的《支那现势地图》作跋。该地图于第二年7月在东京正式发行。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34岁

春夏之交,鉴于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蓬勃发展,孙中山决定把握时机,加紧在广东策划起义。

8月22日,孙中山自日本横滨秘密乘轮船赴上海,计划先由江苏、广东、广西等南方六省宣布独立,全国响应,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国。

10月6日,郑士良以会党为主力军,在惠州发动起义,孙中山在台湾积极筹备饷械,并准备内渡亲自指挥。

10月22日,起义军转战多时,后遭清军围攻,加之粮饷不够,郑士良宣布起义军解散。

冬天,孙中山总结此次失败的教训,在日本苦心攻读军事著作。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35岁

春,赞助留日的粤籍学生郑贯一、冯自由、李自重等组织广东独立协会。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36岁

春,在日本横滨热情接待章太炎,与章讨论改革土地、赋税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制定法律、按人口分配土地的设想。

是年,孙中山在东京嘱留日学生刘成禹撰《太平天国战史》,充作反清宣传品。该书于1904年在东京发行。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37岁

8月,在东京青山练兵场附近秘密创办革命军事学校,以日野为校长,聘请退役的军官小室健次郎为助教,入学者约四十人。后孙中山离开日本,该校不足半年因内部纠纷而停办。

是月,接待来访的留日学生廖仲恺、何香凝等,畅论革命救国的道理和方法。

9月26日,离开日本赴檀香山。

12月上旬,至火奴鲁鲁岛,到各戏院发表演说,反对保皇理论,开展了与保皇派的第一次大论战。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8岁

1月11日,为与保皇党争夺群众,在檀香山加入洪门,并受“洪棍”之职。

5月,在美国旧金山华侨中进行革命活动,鼓吹反清革命。

8月,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宣传革命。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39岁

春,在英国伦敦会见严复,与严复辩论,不同意严复关于“改革中国政治应从教育入手”的主张,而坚持认为革命才是改革中国政治的良方。

夏,自英国转赴德国,在柏林向留德学生宣传民主革命的主张,吸收二十多人加入革命组织。

7月下旬,经日本人宫崎寅藏介绍,与黄兴会晤于东京风乐园,建议兴中会与黄兴创办的华兴会联合,共同致力于革命,黄兴表示赞同。

7月30日,在东京赤坂区召开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10月,在檀香山进行宣传,重建了革命组织,把兴中会改名为中华革命军。

11月29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正式发行。

11月,《民报》创刊后不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思想大论战。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40岁

6月,离开日本到新加坡,命胡汉民为新加坡同盟会分会起草会章,扩充组织,入会者极多。

秋冬间,与黄兴、章太炎等人制订同盟会《革命方略》,其中包括对同盟会纲领的解释。

12月,出席《民报》周年大会。

12月4日,萍浏醴起义爆发。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41岁

2月,与黄兴因国旗设计图案问题发生争执。

4月,准备在广东的潮、惠、钦、廉四府同时起义,令胡汉民往香港做策应工作。

5月,潮、惠、钦、廉四府先后发动了武装起义,均因与清政府实力悬殊而失败。

6月,章太炎、张继等人因经费问题要求罢免孙中山,改选黄兴为总理,这是第一次倒孙风潮。

8月,共进会在东京成立。

9月1日,命王和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9月中旬,因给养问题,退至两广交界的十万大山。

12月,决定亲率镇南关起义。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42岁

2月,清政府议定,再加十万赏银,悬赏捉拿孙中山。

3月,广东钦州、廉州、广西上思爆发起义。

4月1日,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命,在仰光建立同盟会分会。

4月30日,黄明堂、王和顺等按孙中山的要求,从镇南关将起义队伍带到云南,发动河口起义。

5月5日,孙中山发电报,委任黄兴为云南国民军总司令,命黄兴赴前线督师。后起义失败。

秋,新加坡的保皇党人以起义失败为借口,又向革命党发动挑战,同盟会回应,这是与保皇党进行的第三次大论战。

9月,陶成章与李燮和等人起草了一份《孙文罪状传单》,再次掀起倒孙风潮。

12月7日,赵声、朱执信等策划在广州起义,因消息泄露而导致起义破产。

年底,同盟会河南分会在开封成立。

 

1909年(清宣统元年)43岁

5月上旬,同盟会南洋支部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由新加坡迁至槟榔屿。不久,胡汉民赴香港,支部事务由邓泽如主持。

8月7日,孙中山到伦敦。

10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南方支部。

10月30日,离开伦敦赴美国。

12月16日,由美国纽约至波士顿,在华侨中宣传革命和筹款。

 

1910年(清宣统二年)44岁

1月21日,由纽约赴旧金山,途经芝加哥,出席欢迎大会,发表革命演说,并成立同盟分会,筹得款项供同盟会南方支部作起义经费。

1月29日,黄兴自日本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

2月,旧金山同盟会分会建立,孙中山亲自主盟。

2月12日,广州新军起义,因事先准备不周,起义军孤立无援,起义失败。

4月,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分会。

7月19日,孙中山母杨氏病逝于香港。

 

1911年(清宣统三年)45岁

1月18日,黄兴抵香港,受孙中山委托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

温雄飞、卢信为了向青少年宣传革命思想,经过孙中山的同意,筹办了华文学校。

4月8日,广州起义统筹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认为起义时机已经成熟,预定于4月13日在广州发动起义,由赵声和黄兴为革命军的正副司令。

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因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而失败,事后收殓七十二名烈士遗体,合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又被称为“黄花岗之役”。

7月31日,宋教仁、谭人凤、陈其美等人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总会,宋教仁被推为总务干事,发布了宣言和章程,准备在长江流域各省组织起义,江苏(南京、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省也相继成立分会。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0月11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湖北革命党人同日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

10月28日,黄兴自香港经上海到武汉,出任革命军总司令,领导汉口保卫战。

12月24日,由马赛乘船回国至上海。

12月26日,在上海召开同盟会最高干部会议,孙中山被商定为大总统人选。

12月29日,被南京十七省代表会议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表示接受,准备赴南京就职。

 

1912年(民国元年)46岁

1月1日,由上海赴南京,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晚十时,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任务。

1月3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各省代表会议通过孙中山提名的各部总长、次长任命名单。

1月5日,发布《孙大总统对外宣言》。

1月15日,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表示只要清帝退位,宣布共和,他即解职让位于袁世凯。

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退位。

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推荐袁世凯代任。

2月14日,临时参议院开会,接受孙中山的辞职,讨论临时政府的设置地点,以多数通过设在北京。

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3月,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原先确定的总统制改为了责任内阁制。

4月2日,临时参议院正式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4月4日,孙中山答上海《文汇报》记者问,表示日后将“竭力从事社会上的革命”。

9月11日,袁世凯特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权”,孙中山接受。

 

1913年(民国二年)47岁

2月10日,乘轮船“山城丸”号自上海启程赴日本考察。

3月6日,在国民党横滨支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大家注重党纲党德。

3月20日,袁世凯指使暴徒枪杀宋教仁于上海车站。

3月22日,致电国民党本部,要求查明杀害宋教仁案真相。

3月24日,杀害宋教仁案查明,系袁世凯所指使。

4月26日,与黄兴联名通电,呼吁各界人士负起责任来,要对杀害宋教仁的凶手予以严办。

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宣布独立,举兵讨袁,“二次革命”开始。

7月15日,南京宣布独立,黄兴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

 

1914年(民国三年)48岁

1月10日,派陈其美赴大连设机关,联络东北各省力量讨袁。

3月下旬,袁世凯派两名刺客前往日本,企图暗杀孙中山。

5月,派蒋介石回国组织沪宁讨袁工作。

5月10日,《民国》杂志创刊于东京,各期内容均以反对袁世凯为宗旨。中华革命党成立后,该刊即为该党的机关刊物。

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9月1日,发表《中华革命党宣言》,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

9月20日,在东京主持召开关于制订中华革命党《革命方略》的第二次讨论会,参加者有廖仲恺、胡汉民、居正、许崇智等人。

年底,孙中山发函海外各埠洪门,促其各自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支部。

 

1915年(民国四年)49岁

2月5日,邓铿受孙中山派遣,由日本抵南洋宣传组织中华革命党。

2月11日,孙中山之兄孙眉病逝于澳门。

3月10日,指示党务部发布第八号通告,揭露“二十一条”的交涉真相,把袁世凯的卖国勾当与复辟帝制阴谋联系起来,号召革命党人坚决进行反袁斗争。

4月4日,袁世凯下令,严加通缉中华革命党。

夏末,召集廖仲恺等各部长会议,决定组织中华革命军,密令陈其美、居正、胡汉民、于右任等在上海、青岛、广州、陕西等地筹设中华革命军东南、东北、西北军军部。

10月25日,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

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等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以唐继尧为都督,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分任一、二、三军总司令,护国战争开始。

 

1916年(民国五年)50岁

1月6日,袁世凯公开称帝。

2月24日,委派冯自由等前往南洋、澳洲等地,募集讨袁军饷。

5月9日,在上海发表二次讨袁宣言,追溯袁世凯的窃国行径和几年来的中华革命党的反袁斗争,指出这次反袁斗争,就是要维持民国,维持约法。

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凯派人杀害。

6月,袁世凯去世。

7月25日,指示中华革命党通告国内外各分支部,袁世凯已死,黎元洪大总统依法就职,推翻专制、重造民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各省革命军可以停止军事行动。

8月,应浙江督军邀请,前往浙江考察工商实业情况。

10月31日,黄兴在上海病逝。

 

1917年(民国六年)51岁

2月21日,在上海写成《会议通则》(又名《民权初步》),阐述了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有关会议的各项细则。

3月30日,中华革命党改用中国国民党名称,向党员发出通告。

6月10日,再与章炳麟联名致电黎元洪、伍廷芳,希望他们清除祸国殃民的北洋军阀势力。

6月14日,派胡汉民赴粤联络讨逆护法力量。

6月23日,在上海积极鼓动海军护法,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会商大计”。

6月,为日本政府扶持段祺瑞等北洋军阀,致函日本首相寺内正毅,提出了批评和劝告,希望日本政府有一个表示援助正义的态度。

7月3日,就张勋复辟事,通电全国,南下护法,讨伐叛逆。

7月6日,为进行护法活动,乘“海琛号”军舰由上海到广州。

7月19日,与陈炳焜、朱庆澜等商讨邀请国会议员来广东召开国会和组织护法的问题。

7月20日,在驻粤的滇军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再次揭露复辟真相。

8月5日,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舰队南下抵黄埔,孙中山在全省欢迎大会上发表演讲,阐述护法的意义,号召讨伐段祺瑞,拥护国会。

8月10日,致函邓泽如及南洋革命党人,告诉他们护法运动进展良好,令其积极筹备军饷以备用。

10月6日,南北两军战于湘南衡山、宝庆一带,护法战争开始。

11月15日,命海军炮击广东督军驻地观音山,以驱逐陈炳焜,程璧光拒绝执行。